"Over 20 Years of Professional Medical Cable Manufacturer in china"

video_img

NEWS

医械行业市场:低价竞争阻碍医用耗材产业升级

SHARE:
日前,在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下简称“医保商会”)主办的2017稳健·中国(国际)医用耗材大会&中国医疗产业国际合作论坛会前媒体沟通会上,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孟冬平表示:“医用耗材一直在我国医疗器械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际市场,我国医用耗材已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因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与竞争加剧导致市场调整,我国医用耗材在2016年呈现量增价跌的趋势,企业间的价格战日益加剧。”

据悉,我国医用耗材出口额由2012年的55.62亿美元上升至2015年的59.5亿美元,接近60亿美元大关。2016年,医用耗材外贸规模达到86.2亿美元,同比下降1.94%。

 

低价竞争阻碍医用耗材产业升级.jpg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高级经济师蔡天智坦言
我国出口的多为输液器、注射器、普通气管插管等低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的医用耗材产品主要还是依靠低价占领市场,品牌影响力明显不足。

 

因此,我国医用耗材呈现出出口价格下降、以数量弥补金额的状态。

 

孟冬平强调
近年来,中国医用耗材市场竞争激烈,竞争主要来自国内同行。目前,产业生产成本不断提升,低价竞争情况屡见不鲜,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整体价格下降,利润空间降低,使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经营均遭遇较大挑战。
作为国内医用耗材领域的领先企业,在麻醉耗材领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驼人医疗器械总经理赵辉介绍
目前,医用耗材出口总体上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价格竞争,如果想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必须把产品结构从低附加值向中高附加值转变,制造模式从贴牌生产转型升级向原始设计制造商方向转变。

 

出口遭遇“兄弟相争”

蔡天智介绍
我国医用耗材产品的出口数量很大,大部分传统产品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行业整体的研发水平较低,国内生产企业产品水平接近、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多为仿制,缺少核心技术,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特别是一些关键产品,例如血液净化透析器、PTCA导管、膜式氧合器等高端制品主要被进口产品垄断。
 赵辉认为

目前国内生产的医用耗材产品在质量上与国际标准有差距,作为三类医疗器械,很多国家都已要求产品需通过FDA认证,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如果长期生产低附加值的同质化产品,就无法获得研发费用,为了提升竞争力,我们就放弃了利润和技术含量较低的医用敷料。

 

低价竞争阻碍医用耗材产业升级.jpg

 

长远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
孟冬平坦言
虽然我国医用耗材产品出口量还在逐年攀升,但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效益并不明显。国内医用耗材产品生产企业低水平生产较多,企业间形成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一些企业甚至以接近或者低于成本的价格竞争,这种形势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医用耗材行业仍然存在很多家庭式、作坊式生产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环境较差、生产技术较落后、生产资质不健全、产品质量及产品售后都不能保证,影响了行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医用耗材产品出口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些技术水平差、资质不健全的生产企业将失去市场竞争优势。

 

蔡天智补充道

在当今世界经济中,拥有国际著名品牌数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医疗器械行业这一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医生和病人是医疗器械的使用者和接受者,他们对某一品牌的认知度直接决定这一产品的最终使用情况。总体而言,在我国医用耗材行业,中国的知名品牌比较缺乏,低品牌认知度的竞争行为广泛存在。

 

低价竞争阻碍医用耗材产业升级.jpg

 

转型寻求“分庭抗礼”

 

产品升级的压力不仅来自国内的激烈竞争,在海外市场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赵辉强调
国产医用耗材出口也受到包括政策等在内的多个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以伊朗为例,虽然驼人医疗器械与伊朗客户有长达8年的合作,而且业务量比较大,但一旦伊朗实现了本土化制造,就会关闭进口渠道,相应的外国企业注册门槛也会提高。

 

孟冬平强调

我国医用耗材生产企业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借鉴国外技术优势和管理模式,逐步向高端市场迈进。

 

从进口的角度看,外资企业已基本垄断我国医用耗材进口市场,其优势主要在先进的生产设备、模具和现场管理。例如输注类产品龙头企业碧迪医疗器械公司(BD)的生产现场管理自动化程度极高,大大减少了与人接触的几率,产品中漂浮物极少。

而国内生产车间主要依靠人力,自动化程度低。此外,BD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磨具,生产出的产品光滑度高,出现黑点的概率很低。BD这样的外资企业已在国内投资建厂,大大降低了进口成本,生产的产品直接在国内销售或者返销到国外,这加剧了与国内企业的竞争。

 

蔡天智分析
未来三到五年,耗材市场的竞争主要在国内,以价格竞争为手段。本土企业要适应国内外不断变化的环境,解决面临的供应问题,如原材料价格上升、降低物流成本、节能减排等,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注:本文来源医药经济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问题可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Post time: Oct-30-2024

NOTE:

*Disclaimer: All the registered trademarks, product names, models, etc. shown in the above contents are owned by the original holder or theoriginal manufacturer. This is only used to explain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MED-LINKET products, and nothing else! Allthe above information is forreference only, and should not be used as a working quide for medical institutions or related unit. 0therwise, any conseguences wil be irelevant tothe company.